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我院“语梦扬帆”队深入攀枝花盐边县永兴镇中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将英语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深度融合,开启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特色支教之旅。以下是活动纪实。
6月26日,在传统美食文化课堂上,实践团队成员化身为“文化翻译官”。他们运用生动的英语词汇,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将饺子、粽子、月饼等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徐徐道来。课堂上采用了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表达,更深刻领悟了美食中所蕴含的团圆、祈福等文化寓意。“原来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如此有趣!”一位学生兴奋地说道。

在节日文化课堂,团队精心设计的英语趣味问答等环节,让春节的热闹、中秋的浪漫跃然课堂。学生们用刚学到的英语词汇和句式,讲述着一个个充满中国富有韵味的节日故事,让传统文化在英语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6月27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线文化”课堂上,团队成员创新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线建设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大家首先借助生动案例,用英语讲解“富强”“奉献”等核心价值观词汇,引导学生跟读学习,随后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最后,大家结合本土三线建设的历史影像资料,以通俗易懂的英语讲述建设者们奔赴深山、艰苦创业的奋斗故事,并巧妙融入“arduous pioneering(艰苦创业)”“selfless dedication(无私奉献)”等体现三线精神的英文表达。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在英语讲述中被赋予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提升了当地学生的英语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
“我们期望借助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培育他们运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与能力。”语梦扬帆团队队长万紫红说道。在这场为期三天的支教活动里,团队成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线建设文化融入英语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英文演绎历史故事等形式,为乡村学生开启了跨文化交流的大门。课堂之上,孩子们运用新学的英文词汇讲述三线建设故事,眼神中洋溢着对本土文化的自豪之情。
团队成员们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同样收获满满。大家纷纷感慨:“当看到孩子们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艰苦创业’精神时,我深切体会到文化支教的意义。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自信的播撒。”

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使奉献与收获同频共振,成长与感动相互交融。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以教育作帆、以情怀为桨,在知识的传递中激发无限可能,悉心守护每一颗求知的童心。他们会与孩子们携手同行,于快乐学习中积蓄力量,让点点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未来之路,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审核:付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