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至24日,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桑榆未晚,夕阳无限"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李树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攀枝花市老年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首先,实践团队开展了“宣讲科普知识,奏响暮年华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主要负责老年大学学员报名的辅助工作。在老年大学校长吴晓颖和李树勇老师的安排下,队员们分工明确、恪守岗位,耐心帮助老年大学学员解决了使用智能手机报名、填写疫情保证书、在线支付缴费等一系列问题。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她们对老年人的关心意识,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志愿服务团队的形象。今后,我院暑期实践团队也将继续帮助老年大学的学员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更上一层楼,同时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社会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6月22日下午,队员们与攀枝花市老年大学四位优秀学员欢聚一堂,开展“三线精神 薪火相传”传承三线精神座谈会。这四位优秀前辈向队员们详细讲述了自身在三线建设时期的经历和不平凡的故事。其中,市委老干部党校名誉校长袁雪良结合自身工作体会,用亲身经历阐述了什么是三线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三线精神等问题。队员们认真倾听他们建设攀钢的故事,关注故事背后的感人瞬间,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李树勇老师代表学员向曾经的三线建设者表达了敬意,老一辈建设者们“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精神是青年学生的榜样,我们当代年青大学生要继承老一辈建设者们的奋斗精神,用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锻造出卓越的精神品质,不愧于党、国家和老一辈建设者们对我们的期望。
6月24日下午,队员们来到著名的攀枝花三线博物馆参观探究。几十年前的先辈们经历了我们所不能想象的艰辛,才有了如今这历久弥新的三线精神。期间,队员们从不同视角了解了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发展历程,包括建设背景、资源优势、文化传承、无数的三线建设者及其创造的历史壮举。从那一张张历史图片中,大家感受到了那气势磅礴的号角和先辈们不可磨灭的壮志。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队员们聆听了攀枝花市老年大学前辈们讲述的三线建设经历,其中炼铁炼钢的场景让大家印象颇深。走出三线博物馆,时光列车并未止步,这座城市也在与时俱进,大家越了解她的历史,心里就越加热爱。她的过去荡气回肠,她的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外院学子必须将三线建设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于律己,争做自律攀大人!


(审核:付乔)